周报 2023W15:想回老家看看

失业的第 13 周。

开放资料库

这周基本都在弄一个在线的开放资料库,起因是我想把那些收集整理的徒步路线相关信息都从《杭州徒步路线》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个独立页面存在,这样就可以在我发布的徒步 vlog 的简介中贴上地址,也便于与他人分享。

在要弄的时候就想:「何不连同已积累上千条的读物、戏剧数据一起弄个在线浏览的资料库?」

说干就干!

花了三天左右时间,先重新规划了下 GitHub 自带域名 qiidb.github.io 的信息架构:

  • 根路径 /,也就是直接访问域名时,是像 https://www.wikipedia.org/ 一样的资料库多语言入口页;
  • /zh/ 这种以语言代码命名的子文件夹形式,是像 https://zh.wikipedia.org/ 那样的单一语言资料库;
  • 子文件夹 /meta/ 则是关于 QiiDB 的指南、API 文档等,也会继续支持多语言,如 /meta/zh/

然后开发了资料库的首页、词条页、(各类词条的分页列表形式的)探索页、「关于」页等。

QiiDB 资料库首页
QiiDB 资料库首页

这已经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了,可以暂时告一段落,待有其他需求时再改进。弄好后,我把个人网站上动态里、「我的」页面里所有与读物、戏剧相关的部分也都链接到 QiiDB 资料库了。

其实,在 QiiDB 立项之前就有搞个开放资料库的想法,这周只不过是把那个想法落地的时间给提前了(不算「宅主义」的话)。

煤都抚顺

一天晚饭后,我也不知道自己咋了,就是想看下抚顺相关的视频,于是在 B 站上搜索了下,大概先后看了炸鸡架、麻辣拌、西露天矿、电铁等。

在看这些视频时,一方面唤起了儿时回忆,另一方面让我有所感慨——

自从高中毕业后,回抚顺的次数就逐渐减少,来杭州后更是没怎么回去过,感觉活到现在的这些年里,加起来近一半的时间不在抚顺;若再算上高中住校的时间,能有将近二十年不在父母身边了。

现在想想,对抚顺真的没那么了解,无论是历史还是景点什么的;虽然知道已经废弃的抚顺南站老楼是日占时期修建的,但从来没想过电铁也是在那时候。

抚顺南站老楼
抚顺南站老楼

在家乡,我们都把电铁叫「电车」,记得自己也就在十岁之前才坐过,因为当时的家就在电铁运行路线沿线附近。

后来在网上查到,这种像绿皮火车的「电车」在国内只有抚顺有,看来除了磁悬浮列车之外,我又坐过一个大部分人没乘坐过的交通工具。

抚顺电铁
抚顺电铁

与抚顺相比,我还是更了解杭州,甚至比很多本地人更了解。也许,外地人比本地人了解一座城市这件事儿,也算是一个「规律」吧?

我想找个时间回去看看,重新了解下我出生的,度过未成年时期的家乡——到各个矿坑看下现在的情况,找寻并拍下各种型号的电铁,多吃几顿炸鸡架、麻辣拌、有卤子的豆腐脑、便宜的烧烤(烤肉);再多跟父母相处一下,掐掐架。

抚顺这座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在建国初期时辉煌过,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也许我爷爷那时也是为了响应回家号召才从河北跑到抚顺去工作;但因资源枯竭并且未及时转型导致的破败也是宿命,希望它能再次发展起来吧!

最后几句

生存啊、发展啊、利益啊什么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与「对的人」之间的联系、连结;这是超越本能、欲望的,忽略自我的——这就是一个真正的「人」有别于「动物」的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