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 2022W01

这个世界的魔幻之处在于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过于悬殊,让人无法理解却又那么理所当然——这种事只存在于由人所组成的「人类世界」中,在排除了人之外的世界中不会存在,因为是一个一个人的欲望/愿望、思想与意志造成了魔幻。

做事的价值

当你在向别人对自己做的一些自认为很有价值的事情大谈特谈时,对方问了一句:「你做这些的价值是什么?」你听了之后的第一感受很可能是不爽,并且疑惑:「这么有价值的事情都没看出来哪里有价值?」

问的人不一定是恶意,有可能是你的表述没让他 get 到你所认为的价值点,也有可能是他虽然 get 到了你所认为的价值点但他认为没价值。

前者是表达力和理解力的问题,这一般不是大问题,换个方式阐述;而后者则是价值观问题,这会影响站队,也就是与另外一个人或群体的匹配度、融合度。

我在 2021 的年终总结中提到——

在去年年末,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后,我加入了一家行业软件公司的数据智能相关团队。这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业务部门而是中台部门,但对于前端这个职业来说它就是业务部门——发展瓶颈是一样的。

在决定加入这个部门前,我的目标很明确——先搞基建,解决前端内部问题及与上下游协作问题;然后尝试部门内向架构或产品转型,这样就不存在前端职业发展瓶颈的问题了。

团队中算上我总共有三个前端,在我来之前已经积累了很多技术债:规范缺失,抽象不足导致的强耦合和大量重复代码,程序设计方面的问题等。

作为团队中最「老」的前端,结合现状与我个人的目标,在心里初步定下了前端团队的大概发展方向:

  1. 规范化、标准化——让开发流程变得更正规、有序,让项目维护和开发起来更容易;
  2. 配置化、低代码化——提高业务从需求到交付的效率;
  3. 自动化、智能化——提升部门内部的整体效率。

前两个是解决前端内部问题,最后一个是解决上下游协作问题。

第一个的规范化、标准化已经基本完成。主要是编写并与团队成员讨论确定了《编码风格》、《目录结构划分模式》、《代码审核规则》和《技术方案评审规则》。以这些为思想指导,配以工具和人为干预,提升了一些代码质量。

当前正在进行配置化改造。用 Handie 对一个有几十个业务模块且模块间依赖混乱的项目进行重构,取得了一定成果——前端整体的目录结构按业务模块划分,部分列表页改为配置式;由于 Handie 的设计所带来的约束,促使拆分出高内聚的功能模块,大幅提高了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可复用性。

上面提到的「规范化、标准化」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什么封装团队或公司的 UI 组件库、脚手架等事情,这些对我个人来说几乎是没有价值的事情,但对团队来说是有一定价值的。这个阶段就如同嚼蜡般枯燥乏味。

说那些事情对我个人几乎没价值是因为在之前的职业经历中已经做过很多次类似的事情了,再做对我个人的能力提升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减少因(任何人)个人换工作后在新的工作中进行对个人无价值却对团队有价值的重复建设,这也是做「反混沌」的价值的一方面。

「配置化、低代码化」和「自动化、智能化」无论是对我个人还是对团队都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了——对我个人而言,它们要么是正在探索的领域要么是还未开始探索的,很有挑战;对团队而言,交付效率、可维护性、质量、协作效率等都会得到大幅提升。

然而,这些东西不会像新加了个功能,调整了样式那样很容易很明显地看到效果,得到反馈——到了年底,在进行业绩考核时,部门中大部分人不知道你在这几个月到底都忙了些啥,因此给不出你期望中的评价。

是的,最近我们进行了年终考评,我对最终结果不满意,但又无可奈何。

我做的事情暂时是别人参与不了的,有较大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所以项目改造工作前期只能我自己集中去做,另外两个前端对接业务需求。

也正是这样,除了那两个前端之外的其他人基本不知道我的实际工作内容是什么,对我的了解也仅限于平日里听到我与其他前端的交谈,因而更不了解我做的事情的价值。

我不满意的是我做了我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且做的事情超出了给我定的职级所描述的范围,却得到了一个没有优于「普通」的评价;无可奈何的是这个评价不是领导评的,而是在评分系统中被好几个人打不同等级的分数后计算出来的。

这就像是一个产品,做产品的人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是好的,但对大部分人而言,用的人多的产品才是好的。

魔幻的现实

如果做产品的人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好,但「市场反馈」并不太好,乍看之下会被认为做产品的人是在自嗨,不接地气。但用的人多的产品就真的是好的吗?

一个产品用的人多,要么是满足了他们的刚性需求,如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要么是满足了他们的粗俗需求,如好吃懒做、精神麻痹等顺应人性,满足眼前利益的事情。

在开始关注更多领域的事情之后,越发感到这个世界真是太魔幻了——这几十、上百年,虽然经济、科技有很大的增长,但对于人类整体的发展来说,有什么很大的发展吗?换个说法,就是我觉得经济、科技的发展貌似对人类整体的发展没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搞科研的没有网红赚得多;本来应该是培养具备钻研精神的人才的大学在现在的功能却越来越像是培养高级工人的技校;人们宁愿去花费几小时或一整天享受奶头乐,却不愿抽出一小时看书学习……

资本会让人富有,但它绝对是人类最扯蛋的「发明」之一!鼓吹个什么概念,把什么没营养、过时的或者当前不切实际的玩意包装下,钱就唰唰唰地来了。

感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活在虚拟世界中,而不是现实生活里。现在的环境氛围让我有种恐惧感,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明明是脚踏实地的真正理想主义才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好,却总是遭受魔幻现实的无情铁锤——简直是魔幻中的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