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20250418:关税战,可以再激烈点!
距离中美互加关税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这类事件势必会引起国民热议,舆论出现了「硬刚派」和「投降派」两大人群,剩下的则是包含各类人的「其他」——我在其中。
我的观点
自始自终,我都是较为理性地将其看作是两大经济体的博弈,是一场大国之间的「游戏」或「棋局」,想观察双方是如何出招接招的。
只不过在这种局下,没有哪方会全身而退,除了看「招式」是否漂亮,更得看「内力」是否深厚,依我看主要有两方面:
- 国内产业链的完善度,双方脱钩后内循环能否转起来;
- 国民对生活质量下降的耐受度、对中央政府的支持度。
从我对两国的了解来看,相对而言中国是很有优势的:
- 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使整个民族更具智慧,更何况国家领导层,能够低调、稳健且深谋远虑地「下棋」;
- 中央集权可以整体统一调度,更能有效推行宏观调控,而美国那边特朗普和鲍威尔还在互相炮轰;
- 衣食住行基本储备与基础设施健全,产业链较完整,几乎不用担心供给不足的问题;
- 长久以来国民炼就了隐忍的性格品质,艰难时刻会团结一致并互帮互助;
- 绝大部分人相信国家。
再加上当下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以及外国人对中国和西方有了更为客观的认知,都有利于中国走出困境。
特朗普这一系列操作到底是在维护并推进自己的政治立场,还是在「炒股」,或是其他的什么目的,我实在不得而知,至少给我的感觉是作为「棋手」显得业余。
其实,我倒是期望特朗普再离谱些,最好是把世界经济体系给玩崩了,好能不破不立——
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体系具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促进并强化了优绩主义、马太效应,使人离「物」越来越近而离「人」越来越远。
在这样的人类社会环境中,普遍的人是不可能幸福的,每天都在焦虑,看不到生的希望。
那么,不妨借助特朗普之手摧毁美元霸权,让世界经济体系瘫痪一下下,以此倒逼各国思考「新秩序」该是什么,要以谁为中心——这是「破」。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流动性得到了提升,若中国成为「新秩序」的领头羊,无论是基于传统的「大同」思想还是近现代的社会主义及未来的共产主义,必将走出一条与以往英美完全不同的路——这是「立」。
当然,代价就是几乎所有现代化国家在经济面会受到打击,甚至有的可能会因此(濒临)破产,不过视情况中国也许会伸出援手。
但作为中国人的你我无需过于担心,相信国家会做好托底准备;对于平时就过惯了低物欲生活的人来说,生活质量应该不会下滑太多。
如何应对
下面要说的内容有些老生常谈,对于有点投资理财常识的人比较「小儿科」了——
首先是尽可能地有一份收入较为稳定的工作,这样就会心里有底,不至于每日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从而变得目光短浅,无法进行理性地观察思考。
就算有工作也不要懈怠与懒惰,要时刻充满危机感,不断追踪(大)环境的形势变化,若察觉到自己所在公司或行业要不行了,需早做打算。
光有主业还不够,必须得再弄个副业——关键、重要的事不能缺少 plan B,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其次是尽可能抑制住自己想要投机的冲动,别去碰股票、加密货币等高风险金融产品,更别作死尝试加杠杆,否则赔掉裤衩想跳楼就怨不得别人了。
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理智地选购中、低风险理财产品,银行自营的「余额宝」类是最有保障的;但要选对银行,否则银行本身就是一个风险。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构建中美双币种资产体系,就算美元有可能变得不行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发挥余热也还要有段时间了。
中美作为有竞争关系的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两手备着总没错,一边不亮另一边肯定亮。
结语
很多人因为裁员、失业而倍感焦虑、压力山大,尤其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流砥柱,很容易会承受不住而自寻短见。
一个为无收入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方案被很多专家学者提起过——全民基本收入,即「Universal Basic Income」,简称「UBI」。
我认为从国家体制和发展程度来看,全世界仅中国有可能真正达成,没准儿会更进一步实现另一种形式的「计划经济」,让大家真正不用为生存发愁,那时钱还会那么重要么?
回到眼下,我们几乎只能靠自己开源节流,以让生存有保障,且生活质量不至于那么烂。
对于一般人都会想到的投资理财,正确的看待方式应当是——先使资产保值,再考虑增值,而非想要投机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