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20250414:我凭啥把时间精力花在你身上?

这两天清迈阴天,昨天是泼水节正式开始的日子,傍晚在大家正嗨之时,老天也参与了进来——下起了雨,而且很大。

本来以为只是阵雨,但没想到持续了好几个小时,还好我一直在房里没出去。

但我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最近日积月累的一些事终于在昨天我内心中爆发,一声闷雷,炸飞了我的「蜜汁自信」——我确实是强,但也没那么强。

不知从何时起,在与人打交道方面遇到挫折时,我会优先将其粗略归结:「是因为我还不够强大,才会被对方轻视或不重视。」

所以,我会要求自己不断变得更为强大,这不是为了让别人重视我,而是尽可能地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好了,上面算是一点点背景说明,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自我反思

当我在某方面不够强大,并且那方面还是利益攸关的,那我就不能抑制不住地去招摇而过快地露出底裤;取而代之,应是低调地养精蓄锐,转弱为强。

关键点就在于:

  1. 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注意力,使其不被分散到各个不是那么紧要的地方;
  2. 如何控制住自己的野心,不要总去想一些宏大的蓝图,而是确定并着眼于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还总会发朋友圈,或者在微信群里去吧啦吧啦有用没用的,这些都会很分散我的注意力,并且没为我产生多大价值。

如果有把我放在心上的人的话,应该会发现朋友圈发的频次和数量降低了,常说话的群也不怎么发言了。

有如此变化,并非是我卓有成效地控制住了注意力没被发散,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更容易为自己产生价值的地方——即便是分散注意力,也让它分散得更有价值一些!

我现在认为,在不是自己管理运营的群中,只要曝光自己到「混个脸儿熟」的程度就可以了,再说更多的东西很难有对自己更成比例的价值产出。

因此,在注意力的问题上,我仍是一个较为分散的状态,但我将表达的场所更换到了自己的个人知识库、自媒体平台以及自己管理运营的群中。

行动方针

下一步则是尝试收束注意力,集中起来高效攻破关键问题。

联系人

去年参加完 ETH Shenzhen Hackathon 后我连续写了几篇关于向 Web3 转型的文章,当时掘金上的反馈基本都是评论区的无知言论。

至今几个月过去了,时不时地有来自掘金的人因 Web3 而加我微信,绝大多数在我通过申请后要么一个字儿也不说,要么就直接说要加群。

这只是我遇到的场景中的一个,其他场景也差不多是这样。

之前我可能还会去先主动介绍自己,然后让对方也介绍下,再根据情况往下进行;但我最近不那么做了,如若对方不主动,我也不会去问和引导。

我倒是想问一声:「凭什么?!」

我凭什么为一个没有利益关系的人主动去一对一地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精力在一件基本换不来任何价值回报的事情上?

就算我时薪没那么高,但每被耽误的一分一秒都是有价格在里面的。

即便日后遇到的人主动说话了,但没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的话,我也很可能会选择不回复。

我不回复并不是我不「礼貌」,如果被这么认为的话,那用垃圾信息占用我宝贵的时间精力,对方「礼貌」吗?

所以,想跟我沟通交流,请先与我建立起利益关系,包括但不限于:

  • 最简单纯粹的,用钱买我的时间,这算是一次性利益关系;
  • 加入我的社群、社区,目前是没什么门槛,只要认同我就行;
  • 让我看到自己的价值,有可能会帮上我忙,或让我学习到什么的等。

当然,任何事都有例外——如果一个陌生人一上来就用了聪明的方式说了一些话,我可能看到后会觉得很舒服,就算没有利益关系我也愿意去回答一些事情。

也许有人会耍小聪明,为了「骗取」我的时间精力而「临时」地加入我的社群、社区,在达到目的后就退出。

对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可以说——每个这么做的人,顶多就能第一次奏效,因为我会建立自己的信用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偷奸耍滑的人会进入黑名单,相当于与我决裂。

总而言之,别以为加了我就代表认识我,也别以为从我朋友圈里能获取什么更有价值的信息,我朋友圈的信息级别与发在公开自媒体平台的几乎一样。

微信群

纵然是我自己管理运营的群,也要分层次去投入时间精力——

无门槛及低门槛的群尽量采用智能运营的方式,若是主动投入太多时间精力去人工运营,没什么正反馈时是很容易受打击的。

真正的客户群则花费更多精力去服务,正因为是客户,他们花的钱就是正反馈,并且服务好他们也是责任。

我的内容

我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先产生于本地的个人知识库,然后发布到个人网站上,为了更好地传播会分发到各自媒体平台上。

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我的各类型内容最重要的表达场所是在公开的网页上,在各自媒体平台上搜「欧雷」或「欧雷殿」就能找到。

朋友圈基本不会发表什么「独占」内容,以公共表达的网页链接转发为主。

作为我的社群、社区成员的「福利」,我会在这个限定的范围内进行额外的内容表达和信息等资源分享,因而想从我身上获得更多,就加入我的社群、社区。

但也别忘了我上面说的,偷奸耍滑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为提升我的内容消费者的体验,计划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飞书等处提供相对便捷的信息订阅和自助查询功能。

结语

没想到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我果然是带着情绪写东西会写得更多更快……😂😂😂

本篇算是感性的吐槽与理性的选择相结合,重点就是我关于自己注意力调整的行动与计划,为集中资源(注意力、时间精力)解决关键问题做铺垫,以令自己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