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20250316:码农做产品就是容易自嗨?

今天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帮别人宣传一个本地优先的笔记应用(note-taking),从附带的介绍和官网中的说明来看,于我而言毫无吸引力。

关键是它没有回答「我为啥不用 Obsidian、思源笔记等既有较成熟本地优先笔记应用而选择你」这个问题;并且它还有收费方案,我真的有点看不懂。

也许有人会说:「你可以下载体验一下到底有啥亮点啊?」

可是我为啥一定要下载体验呢?一个产品难道不是先引起他人兴趣,才有可能去下载体验吗?可是它并没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没说出自己与既有笔记应用之间的差异在哪。

任何一个想要用本地优先笔记应用的人,他肯定都已经知道 Obsidian、思源笔记等了,所以新的产品在没直接说出自己亮点之前,并不会引起他人兴趣。

鉴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可以合理怀疑做产品的人很可能是在自嗨。

我在做的 KnoSys 算是与知识管理工具挂钩的,但它严格来说不算是笔记应用,而是符合 QiiDB 数据规范的文件操作工具链。

因而它可以长成笔记应用的样子,也可以长成其他样子,完全能根据我的产品营销推进策略来决定。

并且,藏在背后的思想是更为宏大的,解决结构性问题,我能够讲出与笔记应用不同的故事给他人听。

不过,我上面对那个笔记应用的质疑,同样也可以作为给自己敲的警钟,在做产品时要多去思考如何让目标用户容易理解并有为之买单的冲动——避免自嗨。